新闻中心

执行文化学思用 孙克浩:正青春,强执行

返回

1573年的一个春季夜里,明代改革家张居正在府邸写下了《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请求神宗制定考成法,由此掀开了轰轰烈烈的革除懒政与弊端的“万历新政”。张居正感慨于官吏懒政、法条无法贯彻执行,在奏疏中写下“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说的就是执行力的重要性。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比确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与前景更困难的是,如何将描绘的蓝图和发展战略贯彻落实,保持企业执行力在一个高水平上。这事关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国有企业的兴衰。战略决定未来,执行决定成败,绝非虚言。

2017年,乘着中匈两国友谊的春风,我有幸获得了公派匈牙利留学的名额,派遣至匈牙利徳布勒森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企业管理学。在课堂上,匈牙利管理学教授教导我们,执行力不力,归根结底是因为执行者(员工或者执行部门)对于企业蓝图、工作任务、企业文化缺乏共识,各自为战或对任务目标产生分歧所致。如何建设执行力文化,如何聚气凝神,是企业提升执行力的决定性因素。

彼时我尚不能理解教授的理论,我总是以为提高执行力的关键在于赏罚分明、纪律严明,加强纪律性就可以了、足够了。但是回国以后,尤其是进入水发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大家庭参与宣传工作后,我发现建设企业执行力文化,营造良好的执行力氛围,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战略的高度认同感,才能激发出员工的执行热情。

目前的许多国有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数量并不少,是各个公司的新生力量,在企业人才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但是我也常常感到,青年员工群体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甚至心灰意懒的现象。许多青年员工对国有企业精神并不理解,或是接手新工作,没有经验,担心出错被批评,因畏难而渐渐懒于执行。新能源的行业背景导致大部分一线工作岗位条件都是比较艰辛的,本身对青年员工就存在一定挑战,许多青年同事进入项目一线现场后,容易感到失落,由此颓废不前。而像我这样的青年员工,毕业不久,性格内向,不善沟通,也影响工作中执行力的提高。

青年员工不同程度有着上述的执行力问题,但是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面向青年的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不足的问题。青年执行力文化建设不足,就导致青年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较弱,执行上就要懈怠。

执行力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青年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就我自己而言,正是因为水发有着执行力文化营造出的良好氛围,部门前辈对青年员工关心有加,又通过部门团建、集体学习新水发精神、合唱比赛、篮球比赛等颇具人文关怀的活动,加强了我对新水发精神和企业的认同度,使得我能逐渐了解国有企业的社会定位和使命,增强了我内心的自豪感。而许多青年员工互相结识、互相帮助也营造出了良好的执行力的氛围。

在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中,我认为在青年人才选树一些执行力强的先进典型,对于整个青年员工群体会形成一种激励。比如我身边的一位办公室同事,年纪尚轻,但对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承担工作,从不需要催促,总是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办公室工作繁杂而琐碎如一团乱麻,他则通过明确重点工作,紧扣重点,下足功夫,找到了工作的着力点。他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逐项击破,把领导安排的任务事无巨细、全部闭环,获得了先进员工的荣誉。他也带动了其他青年同事,形成了强执行力的辐射磁场。在交流会上,他也分享了自己提升执行力的秘诀:即理解任务,对工作任务要问清楚,对工作目标要理解透彻,才能迅速进行分解、落实,由此锻炼出个人的执行能力。

除了企业本身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在我看来,青年员工自身也应践行“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每日要进行自我反思: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是否理解了企业使命?是否有懈怠、懒惰和推脱?人性本身就具有懒惰的天性,如何克服懒惰,就特别需要自身加强修养,加强职业道德感和责任心。

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通过阅读培养执行力。阅读看起来与工作执行力不相干,但其实有利于个人加强执行力的自觉,达到提高执行力的效果。在我的阅读经历中,阅读《毛泽东选集》对于我在工作中贯彻执行、提高执行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极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给了我敢于实践、敢于执行,不要怕失败犯错的勇气,使我认识到唯有躬身实践、刚性执行才是冲开困难和黑暗的前途出路,解开了我的思想困惑。

另一篇对我提高执行力有着重要影响的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一切把负重前行当吃亏、一切躲进小楼成一统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难以真正获得人生快乐的。正是这句话,使我端正了态度,开始注意提高自己工作执行力,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稳扎稳打努力在工作中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