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执行文化学思用 卢海珊:赋能执行新境界,深入浅出述高效

返回

当前社会,在车水马龙的生活中,人们不断地追求一个“快”字。“快”字的背后是高效的工作,高效的执行力,而不是应付性地完成工作。金庸老先生曾说过“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们在工作中亦是如此。如何从工作中去赋能执行的新境界呢?下面通过工程管理深入浅出讲述项目管理过程的高效执行力。

一、项目设计前期打造高质团队,强化合作伙伴阶梯队伍

在前期充分调研合作方的业绩能力,高效地甄别合作方的执行能力。在项目工程中,尤其是项目设计的阶段,往往很多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容易进入一个误区:施工阶段比设计阶段更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经验丰富、出色的设计人员及设计机构可以使项目的施工落地事半功倍。

在项目做EPC总承包或联合体合作模式下,选择经验丰富、业绩优秀的设计院作为合作伙伴有助于提高执行力。在实际项目实施时,大部分的瓶颈难点在设计阶段。如合作方设计院配合度低,提供的材料清册有漏项、不愿配合图纸的修改,则易导致下游已到货的设备造成退货、换货,增加设备采购成本;如一个不成熟的设计机构,出图速度慢,无法按合同约定的节点提供相应的图纸,整个项目会落入被动的等待时间,无法按照合同工期开工。为了减少“木桶效应”带来的管理难点和痛点,前期打造高质团队,强化合作伙伴的阶梯队伍尤为重要。

二、项目实施阶段重计划、落实计划,未雨绸缪把控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施工阶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倒排计划、细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内容及施工顺序,优化项目管理流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可以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工期完工的奖惩机制,提升施工单位的工作积极性。根据项目情况实行直线职能制或项目经理矩阵型的模式推动项的实施,强化项目经理角色,通过项目经理对项目进度全程把控,贴合施工组织设计,落实计划,把控风险,可以有效规避风险造成的执行滞缓。

三、重项目后评价,复盘总结有创新,持续反馈有改进

项目完工后对项目全过程进行复盘赋能,从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总结反思,通过STAR复盘法、3R复盘法、PDCA复盘法总结经验。通过复盘,可以对项目过去的行动、决策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和因素,从而提取出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在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创新的方法,为下一个项目实施提供借鉴参考,让更多项目少走弯路,执行高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项目管理全过程具有时间长、复杂性、周期性等特点,考验着每一位管理者。如何深入地进一步地提高项目管理执行力,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