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和讯网:“风光”能源长期增长趋势明朗,2023年装机蓄势爆发

返回

近日,能源智库Ember发布了《全球电力评测》报告,报告发现2022年风能和太阳能(000591)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占全球发电量的12%;2022年风能和太阳能的发电增长满足了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80%。得益于风能和太阳能这两个超级电力来源,报告预测最快将从2023年开始,化石燃料碳排放量进入衰退时代,意味着2023年有望迎来电力部门碳排放由增到减的转折点。

图片

(资料来源:能源智库《全球电力评测》)

电力领域碳排放迎来下降拐点,“风光”装机蓄势待发

全球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其中电力碳排放最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2年电力产业领域(含供热)的碳排放量达到146.5亿吨,较2021年增长了1.8%(2.61亿吨),占全球总碳排放的39%。

电力领域在全球经济范围内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任重道远,要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主要通过清洁能源逐步取代化石能源发电来实现。在《全球能源部门2050年净零排放路线图》净零排放情景中,2030 年前,太阳能和风能成为全球的主要电力来源,在2050年将共计提供全球近70%的发电量。

中国在减碳方面展现大国担当,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正在稳步进行。清洁能源是能源结构转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风电和光伏将会是其中新增发电量的主体。

但我国的“风光”能源,在2022年受到需求短期回落、疫情防控、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因素的影响,风电新增装机不及预期,大型风光项目建设延迟,运营商业绩承压。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新增风电装机容量3763万千瓦,同比下降20.90%。风能新增装机在2022年表现不及预期,主要原因在于行业经历了20年和21年的装机抢装潮,使得22年的需求回落,同时疫情的反复让部分项目的建设及并网速度延迟。

光伏原材料价格在2022年的大涨,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国内光伏多晶硅的价格从年初的29.87美元/kg最高涨至38.32美元/kg,涨幅高达30%,价格创下近十年来的新高。在原材料价格制约、大型项目并网延迟的情况下,2022年的光伏装机仍取得优异的表现,主要在于分布式光伏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集中式光伏项目推迟的影响。2022年,我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新增光伏装机8741万千瓦,同比大幅增长65.02%。

进入2023年,风电装机逐渐度过了需求回落阶段,疫情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因素消散。同时,光伏原材料及组件价格进入下降通道,大型集中式项目的经济效益回升。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以风光为主的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2023年“风光”能源有望迎来装机规模的迅猛增长。

“风光”能源发展向好的趋势不变,运营商业绩增长迎来机遇

2022年风光板块的业绩分化明显,光伏板块依旧持续高景气,营收和净利润均取得大幅增长,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行业毛利率整体下滑,且利润集中在产业链上游,下游运营商利润承压。风电装机在抢装潮过后尽显疲态,需求短期内下降,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则出现了下滑。

2023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继续下降使得产业链利润向下游运营商转移,预计拥有充足的项目储备,坚持聚焦“风光”业务的企业会在2023年迎来业绩的明显改善。

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是山东省属国有企业水发集团的一级权属企业,聚焦于清洁能源与绿色建筑领域的项目开发、建设与运营全周期服务。过去一年面临疫情管控在建项目延期、组件价格高企成本上升、人民币贬值汇兑损失、客户资金短缺回款延迟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公司2022年的业绩承压。根据财报显示,水发兴业能源2022年实现收入49.14亿元,同比下降24.44%。为应对组件价格上涨,公司对储备的光伏项目择优开发,并主动延迟了部分光伏和风能项目的进度,影响到近400MW项目未能如期在2022年底前建成并网。

但公司始终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坚持聚焦清洁能源主业。公司的清洁能源业务按照“风电主导、光伏择优、储能推进”原则加大业务布局,紧扣大基地、乡村振兴综合能源等主题。

2023年伊始,公司延迟的清洁能源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进度,一季度已实现吉林通榆100MW风电项目并网发电。目前,公司在山东、广西、湖北等地在建的光伏风电项目约702MW;新增海南文昌、西藏日喀则项目等总规模超过500MW将陆续开工。公司储备的清洁能源项目装机容量约为13GW,正在积极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包括吉林通榆200MW风电项目,海南澄迈100MW农光互补项目、广东湛江150MW渔光互补项目等。

水发兴业能源紧扣国家重点清洁能源主题,发挥业务整合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依托在清洁能源上的技术优势,丰富的投资、建设、运维经验,在“清洁能源+储能”,“清洁能源+乡村振兴”等国家重点主题上发力。

根据公开资料,公司与鄄城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建设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的合作协议,促进“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安全运行。在西藏日喀则,投资建设了100MWh光伏+储能电站项目,是山东省援藏引进的最大投资单体项目。在江西吉安,启动了40MW分散式风电配套储能项目。除此之外,水发兴业能源在山东、吉林、湖南等地都有布局清洁能源+储能业务。

公司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践行双碳行动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今年2月,水发兴业能源与湖南祁阳市人民政府签署分散式风力发电合作协议,积极推广“新能源+乡村振兴”模式的应用,全力打造零碳、绿色的“分散式风电+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样本,共同推动祁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已在湖南、湖北、辽宁、广西等地布局“新能源+乡村振兴”项目,同时正在积极跟进多个大基地、风电光伏综合应用等清洁能源优质项目。预计随着项目的陆续启动,公司的EPC规模将爆发式增长。同时,公司表示将进一步提升业务拓展效率、加强工程建设季度管理、逐步降低融资成本,生产经营状况将全面改善。

近日,水发兴业能源多个项目入选“2022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榜单,“‘光伏发电+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应用模式’践行双碳行动 助力乡村振兴”“朗明桑珠孜区50MWp‘光伏+生态设施农业’综合示范储能项目”及“水发兴业新能源产业园研发楼”三个项目,成功入选,充分肯定了公司在节能降耗增效、新能源开发建设、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的总裁兼执行董事王栋伟先生在采访中表示,2022年的疫情短暂地影响了新能源基建的进度,也影响了公司的业绩表现,但长期来看,“风光”能源发展向好的趋势不变,新能源基建领域将长期处于景气周期,我们会紧抓这一历史机遇,筑牢基础,蓄势待发,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助力。

2023年将会是“风光”发展的关键年,对业内企业来说,也是业绩否极泰来的转折年,影响项目建设的消极因素已逐渐改善,下游装机需求将极大提振,推动企业的业务规模快速扩张。(转自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