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献礼父亲节 爱与传承,发光岁月里的“电二代”

返回

今天是父亲节。

在这个只属于子女与父亲间的节日里,水发绿碳能源(山东)有限公司邀请一位承袭父业的优秀员工,讲述他与自己父辈的故事,以及他如何在父辈的影响下成为今天的自己。

毛先生的父辈,成长在新中国发电艰苦的时期里,并成为行业、领域、重大工程的第一批建设者,在漫长的岁月中,忠诚事业,追随信仰。

青春懵懂的他,从接下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开始,便在父辈精神的感召下,不断修正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2002~2004年,我国爆发了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严重缺电。从2002年夏季开始,我国电力供需逐渐趋紧,因缺电而拉闸限电的省份达12个,其中近70%的省份主要是季节性、时段性的尖峰期缺电,持续时间短、缺电范围小。进入2003年,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恶化,夏季电力紧缺的省份增加至18个。有9个省份不仅尖峰期缺电,非尖峰期也缺电,几乎每个月需要拉闸限电,缺电性质已经转变为“硬缺电”。当年7-8月份,全国各地区累计拉闸限电超过14万条次,累计限电量19亿千瓦时,电网最大日拉限电负荷之和超过4000万千瓦。2004年全国缺电形势更加严峻,电力缺口进一步增大,夏季拉限电省份增加至24个,持续时间延长,个别城市甚至连市政路灯用电都无法保障。

毛先生的父亲就是在这个‘电荒’时代背景下涌现的众多‘工匠’之一,是中国火电事业蓬勃建设黄金十年的一枚钢钉。

毛先生说:“我的父亲曾经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设电厂,也参与过‘西电东送’国家战略计划,在新疆做过1.4GW、1.1GW大机组火电建设项目,山东省魏桥纺织公司的火电热电厂、莱芜南山电厂也是他们建设的。从记事以后,我一直特别自豪,时常跟同学讲,你们现在用的每一度电都有我爸的贡献在里面。我父亲在建设魏桥火电厂和南山火电厂的时候,我曾去到过他工作的地方。那个年代施工条件艰苦,我经常看到父亲和工友手提肩扛,先气喘吁吁地把配件搬运到施工现场,再开始吊装,从来没听谁抱怨过一句。工作起来,大家都特别有干劲儿,加班加点赶工期,从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工友之间的情谊也很深,像家人一样,谁有困难大家都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所以干起活来都特别心齐,他们是真真正正为咱们国家发电事业保驾护航的一代人。”

“他是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很少与我沟通。他有他的一套教育方式,他不会跟我说,但他会让我做。上高中的时候,我学习成绩并不好,没什么希望能考上大学,每天想着逃课出去玩,直到有次班主任把我赶回家。那是我父亲第一次知道我在学校里不是个好学生,当时他在邹平施工现场接到母亲的电话,什么都没说,只是告诉母亲把我带去邹平工地上,让我跟他一起干。

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我站在140米高的建设平台上作业施工,下面的人像米粒这么大,根本看不到任何东西。但是并没有吓到我,甚至想这辈子都不要上学了,在工地上闯出一番事业。工地上每天五点起床,五点半吃早饭,吃的早饭根本扛不到中午休息,每天穿梭在各种危险的施工现场。待了一个月后,我才意识到,又热又累的工作我根本撑不下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建设国家和发电行业不是靠一身蛮力就能实现的。于是,我跟父亲真诚地认了错,回到学校努力学习。现在想想,如果不是他把我放在工地的这一个月,我根本考不上大学,也没有现在能继续在电力行业发展的机会。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我看到了父辈们的不容易,让我坚定了从事这个行业的决心。”

父辈是辉煌过的一代人,我是见证了辉煌的一代人,也终将成为新时代的电力建设者。

“我在大学期间毅然决然地选择电力相关专业,梦想有朝一日像我父亲他们一样,进入火电厂,继承父辈职业。我大学四年是火电没落的四年,也是新能源蓬勃发展的四年。经过几十年的寒来暑往,火电行业同我日渐佝偻的父亲一般逐渐走向衰弱。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和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小型火电厂尽数拆除,我已经很少有机会能再看到父辈留下的时代痕迹了。但是能看到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家告别了那个‘电荒’时代,漫山遍野的光伏和风机携手新的时代在向我们招手,他们留下的大国工匠精神,仍然在引领着我们这一代电力从业者。”

大学毕业以后的毛先生,一头扎进新能源板块业务,辗转业务开发、运营管理等多个岗位。从事电力行业开发的几年时间里,父亲的身影时常出现在他脑海里,鼓励他、鞭策他更加坚定地奋斗在两代人拼搏的道路上,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终于在电力行业开发工作方面变得游刃有余。

用“初心”点亮万家,让光明温暖人心,那些光和热的岁月、父辈们不屈不挠的“工匠精神”仍然激励着身为“电二代”的毛先生不断前进。